您的位置: 首页 >> >> 情感课堂

彩礼的终极伤害是女性尊严

发布时间:2023-02-21 来源:中国妇女报 阅读:575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  薛元箓

高价彩礼话题最近又刷屏了。起因是一个1888万彩礼的热帖,后被证实系杜撰。不过,关于彩礼的议论,并未因此休止。

热议是以当地婚姻文化中彩礼的真实和普遍存在为基础。据媒体采访,虽然高价彩礼的帖子为杜撰,但当地10万元至50万元甚或更高的阶梯彩礼价码,是众所周知的“惯例”。至于阶梯价码的高低和适用性,可以以男方一己能否负担为标准。如果价码超出他个人的收入水平,即可视为高价彩礼。鉴于高价彩礼多盛行于农村地区,不难想见彩礼对农人形成的经济压力。

媒体采访中遇到的一个命题是,彩礼多会以陪嫁形式返还给新人。受访者意图强调,彩礼的最终流向能够证明,女方家庭并不是彩礼的受益者,他们不应受到责难。

彩礼返还也是一个真实而普遍的事实。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事实恰恰暴露了彩礼的实质——它在逻辑上的难以自洽,更证实了彩礼在婚姻文化中,虽无买卖之实,却以徒有其表的方式,标示着买卖之名。

据受访者分析,“高价彩礼背后,根本原因还是攀比心理在作祟,有些父母觉得彩礼要价越高,越能显示出女儿的金贵和男方的诚意”。不难看出,只有当婚姻被视为一种买卖行为时,女儿才会被以“金贵”形容和标榜,诚意也才会被以价码作证明。而所谓攀比心理,只不过是买卖行为中最基本的叫价交易。

另一位受访者的分析更加一针见血。她说:“彩礼成了男性在婚恋市场上的竞争手段。”价高者得,也是买卖行为中最基本的规律,它能够被引入婚姻的前提,一定是婚恋和市场挂钩,变成“婚恋市场”。

上述采访都把彩礼问题的实质,引向了买卖行为。现在需要人们思考的是,无论彩礼的价码高低,无论男方能否承受,彩礼都洗脱不了女性被商品化的原罪。彩礼表面伤害的是男方,但最终的受害者,是女性和她的尊严。

目前,抵制高价彩礼、提倡“零彩礼”已被许多地方大力提倡,甚至定为政府文告和乡规民约。这其中具备完整的逻辑链条,即只有将彩礼视为买卖婚姻的陋习,只有意识到彩礼对女性尊严的整体伤害,彩礼才能被彻底剪除,婚姻也才能回到初衷。

Baidu
map
c_m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