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对进一步深化妇联改革和建设,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提供了方向遵循。
谆谆嘱托,言犹在耳。殷殷期待,一以贯之。
近年来,合肥市妇联以“破难行动”为抓手,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改革方向,深度“审题”,对标“破题”,高效“解题”,持续推进妇联改革往深里走、往实里落,打造了一批有温度、有情感、有凝聚力的妇联组织,为全市妇女工作注入了蓬勃生机。
高效率“审题” 创新“破难行动”工作思路
新时代下,作为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妇联如何加强组织建设?这是一道充满挑战的“考题”。如何“破题”?首先要审好题。按照“党的基层组织建到哪里,妇联基层组织就建到哪里”的原则,合肥市妇联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努力画好“一张图”,为推动新时代妇联组织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高度重视,高效落实。合肥市连续两年、先后两次高规格召开全市带妇建、推进“四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对全市“破难行动”进行部署,对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提出要求,对具体问题予以具体分析。
——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出台《合肥市关于推进基层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在全市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中全面推进“组建群团组织,扩大党的工作覆盖”的实施方案》《合肥市妇联组织改革“破难行动”实施意见》等文件,提出分步执行的目标。
——部门联动,形成合力。积极与县(市)区委组织部门、妇联及非公单位代表沟通协作,深入摸排辖区内女性就业群体较多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作为“四新”领域妇联组织目标单位,同步推进企业妇联组织建设与党组织建设同步推进,形成党群共建合力。
高标准“破题” 健全“破难行动”长效机制
妇联干部履职能力如何提高,妇联组织覆盖面如何扩大,妇联组织作用如何发挥……这些与“破难行动”息息相关的问题,都需要“逐个击破”。合肥市妇联根据全国妇联、省妇联的统一部署要求,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之路。
——紧抓换届契机,选优配强。全面完成全市1720个村(社区)妇联集中换届工作,编印《合肥市村(社区)妇联换届工作手册》,实现了村(社区)“两委”中100%有女性,村(社区)妇联主席100%进“两委”。选举产生村(社区)妇联主席1720名,副主席2683名,执委15686名,行业分布、知识结构、年龄梯次更趋合理。
——紧扣培训计划,提升能力。认真落实“基层妇联领头雁培训计划”,采取自办、联办等形式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与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联合举办女干班、全市妇联干部培训班,组织调学多批次各层级妇联干部参加省妇联、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各类培训。2017年至今,市本级累计举办46期培训班,培训各级妇干(执委)、女干部4481人次。
——紧盯组织建设,加大扶持。连续两年实施“四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双十”行动市级示范的“四新”妇联每家给予1万元创建资金支持,两年共计26万元。全市形成了金融商圈、楼宇经济、农村电商、家庭服务、互联网等多类型、有代表、有特色的“四新”妇联新格局,妇女组织突破24962家(含工会女职工委员会)。
“从最初在县区找不到好的示范典型到现在‘百花齐放’难以取舍,这个反差让我们感到欣喜,也看到了‘四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的推进成效。”市妇联组联部负责人感慨地说道。
高质量“解题” 推动“破难行动”落地落实
在妇联组织建设中,合肥市妇联迈出了“创新步伐”。在哪里建?哪里有妇女群众,哪里就有妇联组织;怎么建?怎么有利于做好妇女工作,就怎么建妇联组织。
——建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在全市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村电商、种植养殖行业协会等各类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中,扩大覆盖、填补盲区,延伸妇联组织的神经末梢,使田间地头成为宣讲政策的“新课堂”、妇女运动的“新舞台”。
——建在科技创新主阵地。围绕合肥“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产业链,市县两级妇联联动,对尚未组建妇联组织的全市重点产业科创企业进行调研、宣传和服务。推动妇联组织走进重点产业科创企业,以群团力量为科技人才、产业创新赋能。
——建在互联网产业平台。把握青年妇女群众流动性较大、使用移动端群体多的特点,大力推动建设网上妇联;率先在全省成立首家互联网协会妇联,聚集合肥论坛、万家热线、东方头条、网易安徽等当地一批影响力广、发动力强的互联网企业,加强对女网民的正向引领,辐射到更多的互联网用户。
——建在新兴就业群体中。将广场舞女性、全职妈妈、自由职业女性等女性群体和在快递物流业等新业态及网约车司机、外卖送餐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中拓展组织和工作覆盖作为年度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推进,深化“群建促”,为新业态新就业女性群体提供困难帮扶、法律维权、健康关怀等关爱活动。
高水平“点题”
树立“破难行动”响亮品牌
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合肥市妇联聚焦“四新”领域妇女组织建设,点上出彩、质上提升,不断激活基层妇联组织“神经末梢”,努力推动“四新”领域妇联组织精彩“出圈”,形成了一系列特色品牌。
——聚焦“一老一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出台《妇联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一老一小一小区”工作意见》,将妇女小组向全市住宅小区延伸,集聚妇联干部、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力量,让“一老一小”遇到困难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今年以来,全市共推进成立“五型”妇女小组(区域型、网格型、产业型、功能型、指尖型)17929个,覆盖3375个小区。
——创新“妇女议事”,激活基层治理“柔性引擎”。实施妇女议事会建设三年计划,共拨付奖补资金88万元打造52个市级妇女议事会,吸纳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的女性为妇女议事代表,议社区事、议群众事、议身边事,在协助拆迁、矛盾化解等工作中发挥了独特作用,有效促进了基层和谐稳定。
——立足“妇女微家”,打造志愿服务“巾帼品牌”。以“妇女之家(微家)+县区试点”的模式,各县区围绕实际累计建设“妇女之家(微家)”近2000个。在全市上下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期,全市各级妇联干部、2万余名妇联执委、1万余名巾帼志愿者及女性社会组织等力量,闻令而动,挺身而出,充分发挥专业和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挖掘“精品案例”,凝练总结一批“标杆亮点”。针对性指导县区妇联围绕本地特色,培育典型案例,总结经验做法。例如包河区“一米阳光”、长丰县“红莓执委驿站”、庐江县“织爱黄龙”等,积极向省妇联推介,开展专题宣传。
风雨砺初心,破难显担当。今后合肥市妇联将以更加扎实的举措,推动组织在基层夯实,资源在基层集聚,服务在基层见效,巩固妇联改革成果,把妇联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