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三月,乍暖还寒。突如其来的新一轮疫情,令2022年的这个春天仿佛遭遇了“倒春寒”。在同心战“疫”的路上,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更是你我身边的平凡人。而当疫情涌来时,她们却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巾帼志愿者,她们用柔弱的双肩扛起抗疫的责任和担当,用坚韧的信念守护万千家庭的幸福和平安,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们”的深情承诺。
她们,原来是这样的巾帼志愿者。
她们是“疫”无反顾,冲在一线的“女战士”
“群里的姐妹,现在李郢孜镇情况紧急,有没有愿意到封控小区志愿服务的?我会一直都在。”谢家集区妇联主席汤印发布招募巾帼志愿者的消息后,不到五个小时,便集结20多名巾帼志愿者,当晚“谢大姐”们便前往封控社区开展物资保送等闭环式志愿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生活物资,完成“最后一米”的投递。
“看好妹妹,妈妈回不去,你们这顿还吃方便面打鸡蛋。”说着,凤台县顾桥镇寺西村支部委员刘激声音有些哽咽,但她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安排好十二岁的哥哥照顾妹妹的任务后就急忙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化身“大白”,协助医务人员做好核酸采样登记工作。
在寿县众兴镇,选调生彭晨晨带上口罩、护目镜、穿上隔离衣,开始全员核酸登记志愿服务的一天。同时,她还记录着前方的故事,为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基层干部加油打气。“带好口罩,保护好自己,这个时候不正是你们年轻人奋战的时刻?”妈妈的话不断在耳边响起。
在淮南市各级妇联的倡议下,来自各行各业的妇女响应号召,从日夜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女医务人员到身兼数职的女性社区工作者;从勇挑重担的女党员、三八红旗手到心怀大爱的女民营企业家、最美家庭人员;从行动有力的各级妇联干部、执委到凡人善举的“奶茶妹妹”“卷面皮姑嫂”,她们奔赴抗疫前线,在核酸采样点、社区值勤点、物资配送点处处都有“她”们的身影。
她们是“疫”中送菜,为民解忧的“娘家人”
看到村民滞销的莴笋、包菜、蒜苔、生菜等农产品,毛集实验区毛集镇妇联主席邱娟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了帮助农户打开销路,邱娟发起镇里的巾帼志愿者组成“妇联帮帮团”,不仅借助抖音、朋友圈“帮忙吆喝”,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申请运输车辆通行证,发动女企业家认领订销爱心蔬菜,在各单位、小区微信群发起团购接龙,帮助农户采摘、分装,打通产、供、销堵点,以最快的速度把蔬菜运送到的市民餐桌上,以解“燃眉之急”。
“胡萝卜2斤、方便面5包、洋葱2斤、速冻水饺1袋……”一大早,八公山区土坝孜街道隔离服务队的巾帼志愿者正对着手机里的一张“跑腿订单”清点核对购买数量,等待她们的将是采购、搬运、送货上门……电瓶车就是她们的“最佳伴侣”,身穿红马甲,骑上满载货物的电瓶车,将菜一一送到隔离点居民家门口。
疫情发生以来,巾帼志愿者们除了带货助农、暖心送菜,还帮助居民跑腿配药、代购、送货......她们奔波在战“疫”路上,默默地付出,奉献爱心,关爱邻里,用凡人微光温暖着这个不寻常的春天。
她们是“疫”往情深,顾你周全的“格格姐”
田家庵南岭社区第四网格员艾天天每天会和其他网格员一样,深入到自己分包的网格里,开展入户走访摸排工作。与别人不同的是她总是会随身带着一个黑色笔记本。“家里有几口人、联系电话号码、在哪里工作、做过几次核酸检测?”这些话,她也不记得重复了多少遍,她会将询问的结果仔细地记录在笔记本上,原来这个笔记本的封壳是她母亲2020年参与疫情防控时用过的,而南岭社区也是她母亲2020年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过的地方。艾天天说:“这些天里,走我母亲走过的路,问着她也曾问过的问题,我突然就能理解为什么那个时候她那么投入,舍得不回家,却要陪村民们了。如今是2022年了,我感觉我穿越了时空和她并肩作战,刚开始参加这份工作我只是好奇,现在我爱上了这份工作。”
要提起网格内谁家的大事小情,八公山区新建社区巾帼网格员代丽丽比谁都清楚,她是居民公认的热心人。在一次外来人员返回淮南信息摸排时,她发现有一位淮北来的老人因疫情原因回不去了,老人今年80多岁,不会网上认证,年纪大行动不方便,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家,说着说着老人便哽咽了。代丽丽了解情况后,每天给老人送饭、送菜,解决吃饭问题,还安排医护人员上门为老人进行核酸检测。“大妈,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们已经联系到了您的儿子,明天就能接您回家了。”老人感动地说:“闺女,你天天这么忙,还惦记着我,比我的亲闺女都好。”
网格不大,但需要步步丈量;网格虽小,却事关千家万户。无数个如艾天天、代丽丽一样的网格员,在“格”里忙碌,敲门行动、数据核查、疫情宣传……她们奔走在每一网格、每一小区、每一楼栋,耐心地敲开一扇又一扇门,默默地为居民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点滴微光汇聚成抗疫同行的强大合力,成为“战疫必胜”的那份笃定。
她们是“疫”起相伴,“一老一小”的“守护者”
“4月25日丰庄小学开学了,留守儿童学生家长有的是老年人居多,要求学生持淮南市疫情防控健康档案信息表和承诺书去上学……”在寿县丰庄镇巾帼志愿服务队微信群里,她们收到了一份为留守儿童家长、不识字的特殊群体,代写淮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学生健康档案信息的倡议。这个倡议立即得到巾帼志愿者的响应,在孩子们复学的当天,巾帼志愿者一大早冒雨来到小学门口,在小卖部附近设立一个临时代写点,趴在桌子上认真地为留守儿童一一填写核实确认信息,直到孩子们顺利进入教室学习。
“我有高血压,走的急,忘了带药,怎么办呀”!隔离人群中有一位80岁老人显得很着急。护士刘玲得知这一消息后,先安抚老人不安的情绪,随后立即联系其家属,解决老人服药的问题,还借来了血压计,每天为这位老人测量血压。在毛集实验区隔离点,卫生战线的巾帼志愿者每天无微不至地照顾着70多名隔离人员,准时给隔离点运送三餐、收拾生活垃圾、定时消毒、心理辅导,每次工作结束后,她们的衣服总是湿了一遍又一遍。
疫情期间,保护困境中的妇女儿童我们“疫”不容辞。市妇联动员各级妇联成立巾帼关爱服务队,围绕“一老一小一轮”做好关爱服务。潘集区泥河镇柳叶社区10余名巾帼志愿者,上门为辖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大通区妇联防疫不忘关爱困难家庭,深入辖区摸排走访孕产妇、留守(困境)儿童,困难家庭及在一线开展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的需求,及时对其提供帮助,并做好情绪安抚和心理调适。
她们是“疫”心守护,知你懂你的“知心人”
“社区有个俩孩的宝妈,她很焦虑,准备心理咨询。”“上午到企业做团体辅导,下午到隔离区。”在心理咨询协会理事尹家宏的工作日志里,每天的行程都安排满满的。为受疫情影响人群消除负面情绪,注入“心”的力量刻不容缓,于是她发挥行业协会优势,多方奔波协调,疫情期间开办了“特殊时期·特别家教”“心理自助辅导”线上系列微课堂,并依托心灵驿站、妇女微家咨询服务中心,连续多日向社区居民、隔离人员等人群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公益服务。
在凤城宾馆隔离点,巾帼志愿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郭磊带领团队,为凤城宾馆隔离点工作人员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培训,讲解隔离场所易发的心理问题的甄别方法,并从实际操作层面传授管用、实用、好用的疏导办法,让全体工作人员学会调节心情,快乐工作,从而提升应变能力。
淮南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市妇联联合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第一时间组建心理援助志愿服务队,经培训后,500余名巾帼志愿者根据就近原则,面向不同群体开展线上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同时,免费开通24小时疫情防控心理援助服务热线,用爱传递给需要心理咨询或危机干预援助的一线基层妇女工作者、妇女儿童。在八公山区,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钱桂月走进“心声驿站”,为一年级家长开展线上“学会爱孩子”主题讲座;区司法局挂职民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吴蓉借助网上微课堂,为全区一线工作人员和居民们提供心理关爱服务。在毛集实验区,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王怀云为一百多名留守妇女免费提供心理援助。
许许多多如尹家宏、郭磊一样的巾帼心理咨询志愿者,扎根“前线”,温情相伴,为这场“倒春寒”注入了一股股暖流。
她们是“疫”起同行,战时铿锵的“宣传兵”
“热点问题抓紧回复!”“宣传信息尽快张贴!”……任务一个接一个,且一个比一个紧急。疫情暴发后,随之而来的是信息的爆炸。田家庵区舜耕镇党委委员、组宣委员陈晓悦深知,抗疫期间的特殊政策受关注度高,宣传的时效性要求也更高,各类信息引起的反响更大,舆情监测的压力也更重。在谣言与真相并存的信息海洋里,她带领工作人员将宣传的触角伸向舆论焦点和公众关心的问题中,将最真实、最准确的信息、政策呈现给人民群众。
在潘集区平圩镇的街路上,经常能看到镇团委书记王影背着相机、拿着手机深入村户,拍摄采集素材的身影。电脑是她工作的主战场,为了将稿件及时推送出去,她不知对着电脑熬了多少个夜晚,也曾累到崩溃大哭,但擦干眼泪后,依然继续坚守。家里有个刚满周岁的孩子,镇领导体恤让她回家办公,她含着泪说:“只有在一线才能发现更多有价值的素材,回家也要居家隔离,就不给社区的工作人员添麻烦了。”
在抗疫新冠肺炎疫情战场,有一群默默付出的巾帼志愿者:她们,把每一个镜头、每一张照片、每一条报道,作为对疫情的宣战书,以笔战“疫”,用“镜”传情,为疫情下的人们传递春日里的温暖和希望,传递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