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桥区妇联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妇联的精心指导下,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这一根本,突出抓基层、打基础这一关键,注重特色、抓好品牌、打造亮点,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该区妇女儿童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树立新时代妇女新形象工作主要做法
(一)新时代助力扶贫形象
认真落实脱贫攻坚工作的新部署和新要求,以扶贫攻坚工作为总揽,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和妇联组织独特作用,开展一系列扶志扶智活动,教育引导贫困妇女发扬“四自”精神,激发贫困妇女求富裕求发展的内生动力。
1、主题活动。2018年埇桥区妇联着力打造“扶贫攻坚看咱半边天”的主题活动,通过“一二三四五”(即建立一个妇女之家阵地,发挥妇联执委会和妇女议事会两个组织作用,成立生产、家事、手工三类妇女互助组织,建立四支志愿队伍,开展五项日常活动)的创建,切实激发贫困妇女内生动力。
2、特色创建。为推进该区脱贫攻坚春季攻势“五大行动”工作深入广泛开展,在符离镇符离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开展“五净一规范”创建活动,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带动,逐渐覆盖到每一个家庭,营造“人人讲卫生、家家创先进”的良好氛围。
3、能人帮扶。通过女种养大户、合作社女性领办人、家政服务公司等各类巾帼致富带头人对贫困户的扶持力度,鼓励她们与贫困妇女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女能人的致富、帮富、带富作用,示范引领更多贫困妇女脱贫致富。
(二)新时代服务妇女形象
一是建设活动阵地。2017年区委区政府投入支助资金300万,倾力打造“埇桥区10件惠民实事——埇桥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并设立家庭发展指导中心、妇女就业创业中心等,成立了女经纪人协会、女子书画协会、心理协会、家政服务指导,通过活动中心的公益培训课,为妇女提供创业就业的平台,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二是凝聚传统美德。广泛开展“好家风好家训”系列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结合“四自”精神,强化妇女的主体意识。
三是引导新兴产业。今年区妇联侧重于以“打造暖心家政区域品牌”作为突破口,与月儿湾月嫂家政公司联合成立妇女技能培训学校,提供家政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就业创业扶持、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的服务,帮助女性在家政服务领域创立新天地。
四是项目资金扶持。积极争取安徽省妇女创业扶持专项资金“美丽家园行动”“女子专业合作社”“妇女之家”“徽姑娘农家乐”等项目,两年来,共争取项目资金92.07万元。
五是加大维权保障。发挥兼职副主席付红延律师作用,提高权益保障的专业性,以“妇女维权热线”“法援中心妇女工作站”“妇女之家”“维权服务站”为重点,开展维权咨询指导、心理疏导、婚姻家庭调适、邻里纠纷调解,畅通妇女信访渠道。在化解矛盾纠纷在维权工作的实践中,重视侵权典型案件的调查处理,积极协调社会力量,为信访妇女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帮助和服务,切实维护合法权益。
(三)新时代服务儿童形象
一是亲情结对关怀。由全区基层妇联干部系统、基层巾帼志愿者与留守儿童“一对一”结对帮扶,并以庆祝“集体生日”的形式,关爱留守儿童,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是暑期志愿陪伴。精心组织织大学生暑期志愿者当好“知心哥哥(姐姐)”,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业辅导、兴趣学习、亲情陪护和心理疏导,培养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才艺特长,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是常规活动开展。打造6个全国“儿童快乐家园”项目,以“弘扬文明祭祀倡导绿色生活”“传承文明家风”“庆六一”“学雷锋”等为主题,以购买社会服务、开展各类活动等形式,关注儿童健康成长,以“壹基金”“一家衣善”“暖冬行动”等公益扶贫项目关爱特困儿童。
(四)新时代基层妇联干部形象
基层妇联力量强。会改联及区域化改革中全区村级妇联当选执委4071人,其中主席、副主席1083人;积极吸纳村妇联主席、企业女员工代表当代表、进执委,全区乡镇(街道)当选执委共396人,其中主席、副主席144人。
妇女之家作用大。以基层“妇女之家”为抓手,不断巩固拓展、完善规范基层阵地建设。目前全区已建村“妇女之家”242个,覆盖率100%。同时建成省级财政支持的项目示范点9个,县区“妇女之家”示范点8个,“两新”组织建立妇女组织6个。城隍庙社区的“便民服务妇女之家”、新汴河村的“创业就业妇女之家”、东方社区的“文明新风妇女之家”等“妇女之家”的建立极大促进了广大女性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展现新时代的女性风采。
多彩活动常态化。各乡镇、街道、园区妇联自主开展演讲、唱歌、朗诵、广场舞、志愿服务等活动已成常态,在当地基层妇联的组织带领下,积极投身当前扶贫攻坚浪潮中,有序开展清洁家园、志愿帮扶、移风易俗等活动。
(五)新时代巾帼建功形象
巾帼扶贫基地辐射带动。宿州市意利达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埇桥区大店镇三里村兴农服务有限公司为市级巾帼扶贫基地,永盛专业合作社、玉珠手工编织合作社等6个挂牌为埇桥区“巾帼扶贫基地”,通过扶贫基地辐射带动周边贫困妇女群众,在提高劳动技能的同时脱贫致富。
扶持巾帼科技示范基地。有针对性地对有一定产业优势和产业基础的妇女合作社进行扶持,力争发展一个、规范一个、提升一个。全区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合作社近10家,其中,永盛蔬菜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巾帼科技示范基地,意利达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在全省首创“土地托管”的现代化土地经营管理模式,实现了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助推了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构建巾帼建功交流平台。成立女企业家协会,搭建巾帼建功交流平台,联合区科技局、担保公司、招商局等相关部门,举办女企业家“乡村振兴巾帼建功”观摩交流会,鼓励妇女创业带头人在积极推动企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关爱弱势群体,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二、树立新时代妇女新形象工作存在问题
(一)基层妇联职能发挥不充分
1、乡镇(街道)中心工作任务繁重,由于妇联工作缺少“硬任务”,有的单位存在“中心工作先行,妇联工作让道”的现象。
2、“会改联”改革后,充实了基层妇联力量,但村妇联中大都是兼职,履职能力不强,专业素质相对较低,不能完全满足目前的工作需求。
3、基层妇联缺少经费保障,工作开展较为单一,无法开展提高女性素质、家庭文明建设、女性维权等工作。
4、基层妇联工作开展需要党委政府的强力支持,村级班子中女干部比例虽略有提高,但是“副职多、主职少”现象并未得到明显改变。
5、部分乡镇(街道)妇联没有主动融入中心工作意识,没有紧密结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普遍存在开展活动规模小,无法充分调动广大妇女群众的积极性。
(二)妇女创业就业阻滞因素多
1、妇女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受传统社会性别文化和分工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留守女性普遍有繁重的家务负担,导致农村女性个人关系网络构建不足,从中获取创业资源的能力也较弱,部分留守妇女就业创业意愿不强。
2、创业就业培训专业性不高。农村妇女自身文化素质偏低,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或协会准入门槛较高,引导妇女创业就业的培训体系与农村女性创业需求相比,针对性、专业性有待加强。
3、创业就业支持力度不够。对于农村女性就业创业的培训工作,力量分散、不够统一,培训落实效果不尽如人意。女性创业就业融资渠道不畅通,缺乏一定的优惠政策,信息不对称也加大了农村女性创业难度,除各级妇联组织和政府牵线搭桥的项目外,农村女性并不容易寻找到适合的创业项目。
三、树立新时代妇女新形象工作相关建议
(一)加强基层妇联工作保障
健全必威登录备用网站带妇建的工作机制。必威登录备用网站带妇建,根本在“建”,关键在“带”。要把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和必威登录备用网站工作一起部署、一同推进,将妇女工作纳入必威登录备用网站工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让妇联组织更好地履行职能、服务全局。要多渠道、多形式落实乡村妇女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或适当减少所兼工作,稳定基层妇女干部队伍。
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妇联干部能力建设。积极与党校、组织部门联系,争取把乡镇(街道)妇联干部的培训纳入各级党校干部培训和农业、科技等部门的培训计划;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妇联干部参加妇联系统业务培训及外出学习考察;引导、教育乡镇(街道)妇联干部正确处理专兼职工作的关系,明晰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发挥工作热情。
(二)完善妇女创业就业扶持机制
改善创业就业服务环境。以各级妇联组织为主体,构建“政府+妇联+社会组织+志愿者+企业(市场)”的服务网络,充分利用政府、社会和市场等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构建多渠道,立体化、多层次的服务网络。
发挥妇联引导作用。与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合作,向农村妇女发布创业信息、进行项目推介、提供在线咨询服务,帮助农村妇女解决信息闭塞、缺少项目等难题。同时,各级妇联组织应主动与相关部门合力,定期举办女性创业者座谈会、联谊会等,让创业女性在互相沟通学习的同时,获得来自专家、学者的指导。
完善创业就业培训体系。健全农村女性创业就业的培训体系,促进农村女性创业就业培训基金来源多元化,创新适合农村女性的创业就业培训手段和方法,利用“互联网+”创业培训平台,分散、灵活授课,可考虑在县乡高中开设指导女性创业就业的选修课程。
(三)充分发挥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阵地作用
始终坚持以公益性服务为原则,以妇女儿童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各项妇女儿童欢迎和喜爱的公益活动,努力将活动中心打造成为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窗口,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儿童全面健康成长的基地,促进妇女就业创业、提高素质、愉悦身心的课堂,提升妇女儿童维权能力的阵地和展示妇女儿童发展成就的平台,真正发挥好活动中心公益性阵地作用,切实彰显活动中心的社会效益。